从肚子里塞满了塑料垃圾的泰晤士河螃蟹到为我们餐桌“代盐”的微塑料颗粒等新闻事件,并在一些非政府组织和政府组织的推动下,塑料污染成为了全球性威胁,并相续推出一些法律法规予以限制和规范塑料制品使用等。一些品牌和商家陆续推出了“生物可降解塑料包装”,“可持续纸制包装”等替代品。诚然,塑料污染确实是当前世界面临环保问题的最主要问题,然而这些努力是否能够真正解决塑料污染危机呢?
塑料污染解决方案的三大误区:
用纸制品替代塑料包装将会导致大量森林被砍伐,随之而来的是造纸行业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用一次性的纸制品替代一次性塑料包装看起来简单易行。然而,若仍然依赖一次性包装,大规模地用纸替代塑料将导致全球森林面临大规模砍伐的灾难。
此外,纸制品替代塑料制品,听起来很美好,现实却很骨干,塑料制品不管在性能、生产和大规模生产上,都是纸制品无法比拟的。某些国际连锁餐饮品牌由纸吸管代替塑料吸管引起的消费吐槽层出不穷。
全新生物塑料制品在土壤中放置6个月,在土壤中放置12个月,在土壤中放置24个月,在海水中放置24个月之后生物塑料制品的状态,可见生物塑料在自然环境中无法降解。
2017年德国迈洛伊特大学400天的试验,把各种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工业化堆肥实现可降解,摆在海水和淡水里面,最后PLA只有约0.5%质量损失。
另一个趋势是转向“生物塑料”(指代以生物基质为原材料,或可生物降解或可堆肥的塑料,甚至可以包括生物基和石化基为混合原材料的塑料)。
大部分市场上推出的各种“生物可降解”塑料袋其实只可以在工业化堆肥条件才可能在6个月实现降解过程。什么是工业化的堆肥条件?温度通常在50-60摄氏度,一般土壤并不能够达到。此外需要一定的湿度,一定的菌群,还有一定的耗氧量等才能达到工业化堆肥条件。这些条件并不是任何的自然环境中都能达到的。在缺乏配套回收系统和堆肥设施的时候,这些可堆肥塑料若进入环境,与传统的一次性塑料所带来的环境危害并无太大差异。
即使很多塑料包装带有回收标志,并不代表真的会被回收。自50年代塑料生产开始,全球生产的78亿吨塑料中,超过90%没有被回收,尤其是小包装塑料制品很难实现系统性回收。全球的塑料回收系统并不完善,无法跟上这个星球每天所产生的大量塑料废物的数量。
此外,大多数塑料的“回收”其实应该被称作“降级回收”,拿塑料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来举例,这些旧容器没有被制成新容器,而是重新处理之后变成质量更差、价值更低、无法重新再回收的产品。
总言之,源头减塑,创造可重复使用新浪潮才是解决塑料污染的硬道理,因此联合国环境署的一份报告也对可降解塑料存在的问题,得出以下结论:
生物可降解塑料对减轻海洋垃圾污染不会起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