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底,国内薄膜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2018年度报告,从统计的23家企业数据来看,企业营业收入整体向上发展,业绩下滑只有4家。在全球经济不确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行业能够取得如此佳绩实属不易。但薄膜行业龙头——康得新违约和业绩下滑对整个行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本次统计分析的薄膜相关上市公司业务涵盖范围较广,涉及特种功能薄膜业务,如光学膜、反光膜等涂布类薄膜;传统薄膜业务,如包装膜、标签膜、保护膜;以及其他通信类薄膜业务,如PI薄膜、屏蔽膜等。此外因为南洋科技被航天彩虹借壳,已经脱离薄膜行业,我们统计也进行了剔除。其数据列表如下:
单位:万人民币
序号 | 公司 | 股票代码 | 营业收入 | 同比增减 | 利润 | 利润率 |
1 | ST康得新 | 002450 | 915,028.84 | -22.38% | 28,069.73 | 3.07% |
2 | 紫江企业 | 600210 | 900,985.63 | 5.90% | 43,274.22 | 6.29% |
3 | 万顺股份 | 300057 | 416,879.19 | 29.76% | 12,181.82 | 2.92% |
4 | 双星新材 | 002585 | 385,756.53 | 27.61% | 32,134.84 | 8.33% |
5 | 新纶科技 | 002341 | 321,370.33 | 55.67% | 30,112.31 | 9.37% |
6 | 沧州明珠 | 002108 | 332,509.94 | -5.66% | 29,788.02 | 8.96% |
7 | 佛塑科技 | 000973 | 282,284.17 | 12.38% | 11,613.07 | 4.11% |
8 | 中来股份 | 300393 | 269,183.79 | -16.99% | 12,574.38 | 4.67% |
9 | 永新股份 | 002014 | 233,226.75 | 16.13% | 22,532.44 | 9.66% |
10 | 乐凯胶片 | 600135 | 186,278.56 | 0.62% | 1,473.95 | 0.79% |
11 | 东材科技 | 601208 | 164,454.74 | -5.16% | 3,215.43 | 1.96% |
12 | ST大东南 | 002263 | 146,603.51 | 39.82% | -1167.49 | -0.80% |
13 | 通产丽星 | 002243 | 136,919.70 | 10.89% | 8,210.15 | 6.00% |
14 | 国风塑业 | 000859 | 123,422.63 | 5.21% | 10,210.49 | 8.27% |
15 | 道明光学 | 002632 | 119,735.50 | 48.41% | 20,542.42 | 17.16% |
16 | 苏大维格 | 300331 | 113,501.40 | 20.22% | 6,202.71 | 5.46% |
17 | 浙江众成 | 002522 | 104,878.03 | 65.14% | 3,591.60 | 3.42% |
18 | 王子新材 | 002735 | 91169.41 | 52.41% | 4,976.12 | 5.46% |
19 | 激智科技 | 300566 | 90,844.40 | 23.05% | 4,263.07 | 4.69% |
20 | 三利谱 | 002876 | 88,296.04 | 7.99% | 2,769.85 | 3.14% |
21 | 裕兴股份 | 300305 | 73,848.14 | 25.06% | 7,621.19 | 10.32% |
22 | 星源材质 | 300568 | 58,348.88 | 11.92% | 22,215.13 | 38.07% |
23 | 丹邦科技 | 002618 | 34,358.66 | 8.33% | 2,541.52 | 7.40% |
薄膜行业营收增长乏力
从统计的23家企业中,营业收入超过50亿人民币的企业只有2家,与2017年数量相同,营业收入10亿至50亿的企业包括15家,占统计企业的65%,因此国内绝大部分薄膜相关上市公司都集中在该范围内。而其中营业收入增长较快的2家企业,道明光学和王子新材,主要通过收购其他企业,并合并财务报表快速增长;而浙江众成的热塑性弹性体的投产,为公司业绩快速增长进行了支撑。
膜企利润率偏低,特种行业盈利增强
相比2017年,2018年中国薄膜上市公司的整体利润率比较低,利润率超过10%的企业只有3家,分别为星源材质的38.07%,道明光学的17.16%和裕兴股份的10.32%。其他行业的利润整体偏低。其中星源材质的业务主要为锂电池隔膜产业,迎合了通讯电子、电动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道明光学和裕兴股份都是新型特种薄膜领域应用。
而在膜企中,唯一利润为负的为大东南,本年度利润亏损1千多万。其转型业务亟待稳定。
跨界企业增多,但薄膜业务占比不高
除了上述薄膜相关产业外,也有一些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陆续进入薄膜领域,例如新疆天业,主要从事农业薄膜的生产,但农膜业务占主营业务比重大约10%左右;另外,随着5G通讯和电子产品发展,时代新材在最近几年从事聚酰亚胺薄膜的研发和生产,但薄膜销售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例不足5%。我们这里就不重点展开论述。
综上数据显示,尽管薄膜与我们人类联系越来越紧密,上市公司作为行业内规模较大,技术较为先进企业,但从上面相关营收数据来看,不管在营业收入、企业利润等方面增长较为缓慢。特别是随着业务体量的增长,企业对现金流、新技术、新业务都面临较大的压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业务增长点和业务转型等方面都较为乏力,确实需要给予我们更多关注。薄膜通对相关数据的汇总和整理,也希望对行业内从业者经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