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分析塑料如何推高通货膨胀
无论是对种芦笋的农民还是对呼叫中心的员工而言。前者需要使用农业薄膜,后者得使用耳机。这使得世界如此依赖塑料及受其价格影响。
德媒分析塑料如何推高通货膨胀
参考消息网2月11日报道据德国《资本》月刊网站2月6日报道,梅苏姆这个小村庄通常与世界时政无关。有9000人居住在莱茵河以南明斯特地区北部的这座村庄,他们中的大多数更喜欢射击比赛和圣诞集市而非关注时政。但在村子中央,巨大的烟囱直插云霄,世界时政突然扮演了核心角色——德国众多“隐形冠军”之一的塑料制造商格勒宁公司就设在这里。
现代世界没有塑料就无法运转——所有部门都是如此:无论是对种芦笋的农民还是对呼叫中心的员工而言。前者需要使用农业薄膜,后者得使用耳机。这使得世界如此依赖塑料及受其价格影响。
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如果塑料价格上涨,其他公司的成本就会上升。然后它们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客户。最终,这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且会非常严重。事实上,塑料价格在过去一年里翻了一番。大约在同一时期,全球通胀也开始加剧。现在塑料价格再次下跌,通货膨胀也在减弱。
因此,不足为奇的是,美国银行的大宗商品专家沃伦·拉塞尔最近指出,塑料可能是过去一年通货膨胀的重要推动力。
德国经济学家伊莎贝拉·韦伯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也得出类似结论。根据韦伯的说法,个别行业可能会推高整体通胀水平。其中起到最重要作用的是原油等原材料。而原油也是生产塑料的最重要原料之一。那么,塑料是否将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带到了其他行业呢?
一些中小企业必须密切关注世界形势,主要是因为其制造过程。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乙炔气体,人们用它生产塑料颗粒,即所谓的聚乙烯。像格勒宁公司这样的生产商随后购买这种颗粒。可以用多种不同方式生产乙炔气体,例如,欧洲和亚洲主要使用原油来生产。美国主要使用天然气,中国则使用煤炭。而巴西使用据称最清洁的甘蔗发酵方式,但这样做的缺点是,会导致粮食部门缺乏可用耕地。
这已经表明塑料生产商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供应链动摇,那将很快导致整个市场的扭曲。此外,欧洲不能实现自给自足,因此是净进口地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的格勒宁公司老板贝克尔·格勒宁说:“这最终是一种全球寡头垄断。”
相关性并不总是意味着因果关系。然而,对于塑料来说,这一点很难被忽视。事实上,迄今为止,每一次全球危机都导致了暂时的价格高峰——无论是战争、新冠疫情还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冬季严寒。格勒宁公司等制造商通过长期合同来确保原材料供应,但这对防止价格飙升没有多大帮助。在某些地区,购买价格仍比疫情前的水平高出50%。这意味着格勒宁公司必须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客户——随后,这些客户也会对他们自己的客户做同样的事情。而且,由于塑料的使用如此广泛,第二轮效应会更加显著。
然而,希望仍然存在:塑料价格非常不稳定。贝克尔·格勒宁说,“我们曾见过与现在所见的很相似的价格”,而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价格非常低。因此,价格也可能迅速朝另一个方向发展。